欢迎访问新中华学习网

新中华学习网

要专家找新中华
当前位置:新中华学习网 >> 专家观点>>沙健孙:《共产党宣言》中译本的出版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沙健孙:《共产党宣言》中译本的出版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专家介绍:沙健孙,1959-1962年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研究员,兼任九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党史党建学科规划评审组组长、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曾任中共第十三、十四届中央候补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中共党史学会常务副会长等职。现任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党史党建学科规划组(学科评审组)组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副会长,教育部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共产党宣言》中译本的出版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共产党宣言》是共产主义的伟大文献,是每一个共产主义者或有志于成为共产主义者的人们的必读教科书。

 

  《共产党宣言》的中文全译本,是1920年8月在上海首次公开出版的。它在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过程中起过极其重大的历史性作用。

 

  1920年7月,陈独秀等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它的任务之一是系统译介马克思主义著作,以便为建党奠定思想和理论的基础。1920年8月,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作为《社会主义研究小丛书》的第一种,以“社会主义研究社”的名义公开出版。

 

  1920年3、4月,陈望道在家乡浙江义乌开始从英日文本翻译本书。据陈本人回忆:1920年8月,《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的“第一版印千把本,奉送,有很多地方翻印”。同年9月再版。一些想买得本书的人,还多方打听“社会主义研究社”的社址。沈玄庐回忆说:“因为问的人多,没工夫一一回信”,所以他就借《民国日报·觉悟》,作一个总的答复。他在答复中讲到,“这本书底内容,《新青年》、《国民》、《晨报》都零零碎碎译出过几条或几节的。凡研究《资本论》这一学说系统的人,不能不看《共产党宣言》,所以望道先生费了平常译书的五倍工夫,把彼全文译了出来,经陈独秀、李汉俊两先生校对”。另据杨东莼的回忆:北京大学的李梅羹等也“曾翻译德文本《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并油印发行过”。中国的先进分子在南方和北方不约而同地从事《共产党宣言》的翻译工作,可见出版本书的中文全译本,确实是当时形势下的一种需要。

 

  中国的先进分子,有许多人正是通过阅读这本书,成了中国早期的共产主义者。

 

  李大钊指导下的北京大学马克斯(思)学说研究会是以搜集、采购、收藏、出借马克思主义文献作为自己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的。当时该会有马克思主义的英文书籍40余种,其中包括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中文的马克思主义书籍有20种,其中就有陈望道的《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北京大学图书馆里,至今还保存有1920年9月再版的中译本《共产党宣言》。需要说明的是,中国共产党北方组织的早期成员和领导骨干,大多曾经是这个研究会的会员或通讯会员。他们中的一些人阅读过这本书并受到过它的强烈影响,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毛泽东讲过,他本人就是通过阅读《共产党宣言》而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五四运动时期,他对俄国十月革命表示了热烈欢迎的态度,认为俄罗斯以民众大联合力量反对贵族、资本家而取得的“社会改革”的胜利,“可以普及于全世界”,“我们应该起而仿效”。不过在当时,他还不是马克思主义者。1936年他在同美国记者斯诺谈话时回忆说:“我第二次到北京期间,读了许多关于俄国情况的书。我热心地搜寻那时候能找到的为数不多的用中文写的共产主义书籍。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这三本书是:《共产党宣言》,陈望道译,这是用中文出版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书;《阶级斗争》,考茨基著;《社会主义史》,柯卡普著。到了1920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而且从此我也认为自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1920年冬天,我第一次在政治上把工人们组织起来了,在这项工作中我开始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俄国革命历史的影响的指引。”

 

  有的学者提出,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1920年8月才在上海刊印出版,而毛泽东在1920年4月即离开北京去上海了,7月又回到了长沙。因此,他既不可能在北京,也不可能在上海读到这本书。据罗章龙1990年3月的回忆:“毛泽东第二次来北京的时候,我们有一个庞大的翻译组,大量翻译外文书籍,《共产党宣言》就是其中一本。《共产党宣言》不长,全文翻译了,按照德文翻译的,我们自己还誊写,油印,没有铅印稿,只是油印稿。我们酝酿翻译的时间很长,毛主席第二次来北京后看到了。”可以这样认为:毛泽东第二次来北京时确实读了《共产党宣言》(这样关键性的事件,他不可能记错),但不是陈望道的译本,而是罗章龙所说的那个译本。当时北京有《共产党宣言》的中译本,前面所引杨东莼的回忆也是讲得很清楚的。陈望道的译本,毛泽东后来肯定读过,而且读过不止一遍,由于对此印象很深,所以才在同斯诺谈话时讲到这个译本。

 

  《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的出版,曾经造就了中国早期一代的共产主义者,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事实。要知道,正是这些人集合起来组成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奋斗,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表明,认真学习《共产党宣言》这样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有着多么重大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结合中国的实际加以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是它所以能够在革命和建设中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发挥核心领导作用的关键。

 

  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重要的一点,是要认真钻研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著,即直接与大师对话,向大师求教。恩格斯说过:只有“研究原著本身”,才“不会让一些简述读物和别的第二手资料引入迷途”。针对一些人对唯物史观的片面理解,他在致约·布洛赫信中再次提出:“我请您根据原著来研究这个理论,而不要根据第二手的材料来进行研究。”在致瓦尔特·博尔吉乌斯的信中,他还开列了为此而应重点阅读的书目。

 

  为了帮助和推动全党同志特别是党的干部以及广大理论工作者学习马克思主义著作,由中央实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项目《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十卷本和《列宁专题文集》五卷本,于去年年底编辑出版,这是一件具有重要意义的大事。考虑到这两部文集篇幅很大,在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的过程中,在一定时期内,最好能结合实际需要,确定若干篇目作为阅读的重点。我想,有阅读能力的党员和干部,首先重点学习《共产党宣言》这部共产主义的基本文献,会是很有益处的。

 

  这么做,将是我们对《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出版90周年的最有意义的纪念。

专家授课电话:400-061-6586 程老师
以上电话为讲师本人或直接助理电话,直接联系讲师,可为您节省培训成本!

在线预约免费试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