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中外合作办学> 中外合作办学动态>2022年浙江工商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研究生介绍

2022年浙江工商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研究生介绍

2022年浙江工商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研究生介绍

2022年浙江工商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研究生介绍

浙江工商大学萨塞克斯人工智能学院是由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是国内第一个中外合作办学的人工智能学院,合作双方为英国萨塞克斯大学和中国浙江工商大学,学院坐落于风景秀丽的浙江省会城市杭州钱塘新区浙江工商大学校内。 


萨塞克斯大学工程与信息学院是萨塞克斯大学最早设立的学院之一,师资力量雄厚,90%的教师毕业于世界前30名的大学,其卓越的教学和科研能力培育了一批享誉世界的优秀毕业生。 浙江工商大学是一所经、管、法、工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前身是创建于1911年的杭州中等商业学堂,是我国最早创办的商业专门学校之一。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杭州商学院,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浙江工商大学。2015年,学校被确定为浙江省人民政府、商务部和教育部共建大学。2016年,学校获批为“浙江省国际化特色高校”首批建设单位。2017年,学校被确定为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


招生专业及计划

人工智能学院共设两个硕士学位授予专业:机器人与自动化系统,人工智能与自适应系统。2022年人工智能学院已经招收硕士研究生100名,每专业50名。


机器人与自动化系统专业(硕士,授予英方硕士学位)

专业介绍:本专业基于萨塞克斯大学领先的多学科交叉机器人研究技术,培养掌握机器人与自动化系统的专业知识,且能设计、开发、制造机器人的高端人才。

主要课程:机器人力学、工程师编程、原型:理论与实践、控制工程、嵌入式系统和传感器、机器人设计与实现、面向工程的策略管理、机电一体化。

就业去向:可从事机器人工程领域内的机器人整机、核心零部件和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以及机器人系统应用等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应用维护及管理工作。

 

人工智能与自适应系统专业(硕士,授予英方硕士学位) 

专业介绍:人工智能和自适应系统的研究是自主机器人、神经科学、意识和认知科学等领域取得快速发展的核心,本专业涉及人工智能和自适应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包括设计和实现的理论问题,以及具体实现技术。

主要课程:复杂系统的数学和计算方法、面向对象编程、智能系统技术、机器学习、图像处理、自然语言处理、动物和机器智能、自适应系统。

就业去向:可从事人工智能开发、数据挖掘和分析和机器学习等方面的工作,以及人工智能与自适应系统应用等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应用维护及管理工作。


培养目标

适应国家和浙江省对人工智能人才的需求,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培养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掌握智能与自适应系统的专业知识,从事设计、开发、制造等相关领域工作,同时具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和家国情怀的高端人工智能人才。


办学优势

学院发挥国际化办学体制机制优势,开展国际科研合作,依托浙江省及杭州市数字经济尤其是智能经济雄厚基础,进行产教深度融合,瞄准产业需求,解决区域智慧产业中的重要重大技术问题。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全程实施导师制和项目制,采用校内教学+校外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国际化创新型人才。

1.合作双方一流的学科发展基础

萨塞克斯大学一直处于人工智能和传感器系统研究的前沿,它被誉为全球认知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范式转换研究的发源地,引领着人们探索智能和认知的本质,萨塞克斯大学在人工智能、成像识别、计算神经科学、机器人、意识科学以及视觉、听觉和嗅觉的跨学科等领域发展开拓新的研究。萨塞克斯大学成立计算神经科学与机器人中心,成为了英国历史上第一所认可计算方法在神经科学中的重要性的大学。浙江工商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技术、统计学三个学科均为浙江省一流学科,排名分列浙江省省属高校第二、第三和第一,现有人工智能研究已经渗透到信息技术大部分研究团队,学校形成新工科、新文科、新商科等方面交叉融合的特色,在智慧网络、智能视觉、商务大数据和机器人等技术领域科研积累雄厚,形成“人工智能+”的先发优势。


2.得天独厚的办学区位优势

长三角区域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点,将成为现代化引领区、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和人工智能应用的先行先试区。人工智能、机器人作为长三角区域的特色产业。杭州市正阔步迈向中国数字经济第一城,“全球移动支付之城”、“云计算之城”和“人工智能之城”正将数字资源转变成产业筑梦的新蓝海,金融小镇、医药港小镇、高端制造业集群、城西科创大走廊、萧山机器人小镇、嘉兴机器人小镇、余姚机器人小镇正成为新型万亿产业集群。学院所在的钱塘新区已启动全方位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全面落实浙江“四大建设”决策部署,打造世界级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和长三角地区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杭州湾数字经济与高端制造融合创新发展引领区。


就业前景

1.人才需求

人工智能(以下简称AI)和机器人技术已成为中国新经济、新产业增长引擎。IDC(互联网数据中心)发布2019全球人工智能及大数据市场十大预测,中国人工智能市场2017-2022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4.5%,未来四年,AI人才的需求量以每年74%的速度增长。2020年工信部发布《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发展报告(2019-2020版)》中指出AI人才缺口为30万。

 

2020年,中国机器人行业的人才需求有750万,缺口300万,未来10年,每年将保持20%至30%的速度增长,2025年,仅制造业工业机器人人才缺口就将达到450万人。机器人设计、研发、视觉、传感、算法、编程、维修等本、硕中高端人才更是稀缺。

 

2.就业领域

人工智能学院的毕业生能够胜任人工 智能关键技术研发、机器人、 电子信息系统、SG通信、 云计算、数字传媒等领域的智能化技术开发工作,以及智慧金融、 智慧医疗、 智能驾驶、 智慧教育、 智慧农业、 智 能制造等产业领域的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

 

人工智能和机器人行业在所有互联网岗位中处于前三的水平。工程师岗位基本要求学历至少在本科以上,本科生的起薪达到20万,硕士生的起薪超过22万,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年薪资涨幅超20%。管理岗位的技术主管的起薪有50万,技术总监甚至在100万以上。


若学员有意向了解浙江工商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研究生相关讯息,可联系本站【新中华学习网】在线老师进行详细咨询。

联系方式

全国免费热线:400-061-6586

中外合作办学汇总

中外合作国家分类

中外合作专业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