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研修班 >> 新闻动态 >> 国学艺术动态 >> 师表群伦 风范永存

全国公开课最新汇总

更多+

北大课程推荐

更多+

商学院课程推荐

更多+

师表群伦 风范永存

  • 发表时间:2017年04月17日
  • 文章来源:清华新闻网
  • 浏览:
    清华新闻网4月13日电 陌草又青,哲人其萎。虽曰其萎,三光永共。4月9日上午,清华大学中文系与中华书局在新斋共同举办了《傅璇琮先生纪念集》出版座谈会暨“傅璇琮文库揭牌仪式。2016年1月23日,著名学者、中华书局原总编辑、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原会长、清华大学古典文献研究中心主任、中文系教授傅璇琮先生在北京逝世。为了深切缅怀和纪念先生,中文系在傅先生工作室建立“傅璇琮文库,并参与中华书局共同编辑出版《傅璇琮先生纪念文集》。
    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图书馆、中国出版集团等高校和机构的共三十多名专家参加会议,傅先生女儿傅旭青、傅文青女士与会。
    座谈会由人文学院副院长、中文系教授刘石主持,他简要介绍了傅先生与清华的渊源和会议缘起,并对各位的莅临表示欢迎和感谢。
    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谢维和教授、中国出版集团副总裁李岩、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王中忱教授和中华书局总经理徐俊编审分别代表主办方致辞。
    谢维和代表清华大学对这次座谈会的举办和文库的建立表示祝贺。他深情回忆当初邀请傅先生到清华古典文献研究中心主持工作的情景,并提到傅先生与“清华简之间的机缘巧合,感念先生的人格魅力。他指出学校和院系的文化风气与它所推崇的人物息息相关,今天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傅先生的“朴诚精神,希望傅先生的人格和精神能藉由“傅璇琮文库的建立而对清华师生产生深远影响。
 
    李岩在致辞中回顾了傅先生对他的培养和关照,认为傅先生实现了编辑生涯和优秀学者的完美结合,具有典范意义。中华书局历任总编辑有多位,但论对学界的贡献,不能与傅先生相比。
    王中忱教授谈到傅先生在清华度过了最后的八年,为中文系的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中文系利用当年傅先生工作过的地方来建立“傅璇琮文库,以冀保留一点先生的行迹,通过这样一个开放流动的文库将先生的学术遗产和精神传承下去。
    徐俊先生认为纪念会对传承傅先生的学术精神非常重要,一个学者对后世的影响不仅在学术著作里,也在他的言传身教。《傅璇琮先生纪念集》可以在这方面保存很多的信息,今后可以成为重要的当代学术史研究的史料。
    会上,谢维和、李岩、徐俊和王中忱共同为“傅璇琮文库揭牌,文库匾额由十一世班禅大师题写。
    傅先生在唐代文学研究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的个人著作如《唐代诗人丛考》《李德裕年谱》《唐代科举与文学》《唐翰林学士传论》,以及主编的《唐才子传校笺》《唐五代文学编年史》等,对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风气的转变,起到了深远影响。而傅先生的人格魅力、学术精神,平素不经意的言传身教,在后辈学人、学生们的身上,得到具体而微的呈现和延续,均反映在了《傅璇琮先生纪念集》的一篇篇追忆文章之中。
    傅先生生前曾担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古典文献研究中心主任,对清华大学的人才培养、学科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为保留傅先生行迹,清华大学在傅先生辞世周年之际,将傅先生文稿手迹、部分藏书、所序跋的著作等收集起来,在傅先生生前办公室成立了“傅璇琮文库,以供永久纪念并开放研究之用。
    来自全国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来宾都曾受到傅先生的提携奖掖,在发言中通过自己与傅先生的亲身交往,纷纷表达对先生道德文章的景仰和缅怀。
供稿:人文学院 编辑:徐静

来源:(http://news.tsinghua.edu.cn/

快速查询报考条件
您的姓名: 电话: 学历: 职务: